作者:完美动力教育 发布时间:2020年05月09日
大家好,绘画的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同样的线条别人画出来就好看?同样的主题别人表达出来的构图就比你生动?诸如此类还有很多,为什么呢?
决定性因素——审美
说起来审美这个似乎很飘忽的东西,就像是你问一个高手为什么会这样画”,他会回答你:“我也不知道,就觉得这样画好看,顺眼。”
顺眼这个词该怎么解释呢?其实就是在他的审美里,他看到的对比、虚实、构图、色彩感 、素描感、故事感,跟你看到的不一样。
如果说技巧是学习绘画的砖瓦的话,那么审美就是你要构建的花园,是容纳技巧的容器,扩大花园才能容纳你学到的技艺,才会做到合理的取舍,也就是所谓的“顺眼”。
有同学肯定会跳出来说:这个我当然知道!审美嘛!就是去看好的、美的东西,多去看画展、摄影展、逛博物馆就行了!
我想说的是,美是无处不在的,你脚上穿的运动鞋,配色、裁剪、曲线感等等,都是设计师经过无数的取舍给你制造的美感,真正停下来思考才能感知到设计师营造的美感和想法。
举个栗子,看到这样一幅“简单”的作品时,你是不是想着“这个我也会”?
当你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忘记了观察,因为你简单的以为看到就是得到。那应如何欣赏作品呢?
以梵高、毕加索的作品为例,在看之前,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他们那个时代之前的艺术是什么样子的,然后再想想你能突破现有的艺术再创作全新的艺术么?
伟大性因素——思考
提高审美不在于你逛了多少美术馆、博物馆,而在于你能否真正做到:看任何设计前先观察思考一分钟。
有了谦逊的态度,懂得去认真欣赏作者的意图就能没问题了么?并不是。
接下来,从电影方向来阐述这个问题,大多数人认为故事是电影的主要条件,一部没有故事的电影大都会得到一句“看不懂”差评。比如《东邪西毒》、《一步之遥》这类荒诞、不符合故事逻辑的电影,很多人表示自己看不懂。
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:电影的表达不是故事,而是信息。一部电影只要给了你足够多的信息,观众就会产生联想,而这些能让大多数人看懂的电影,信息大多是直观的,但这并不能说明削弱故事感的电影就是垃圾电影。
歌曲也是一样的,我相信很多人在不能完全听懂各种的音乐形式,也享受在歌曲中,耳机里传来黑人音乐、电子迷幻音乐时,你任然会随之律动。
绘画艺术也一样,当年我也看不懂毕加索的《格尔尼卡》,后来才明白,这幅画隐喻表达的是作者想让你通过画自行产生联想,而不是直接告诉你画里信息。
绘画艺术也一样,当年我也看不懂毕加索的《格尔尼卡》,后来才明白,这幅画隐喻表达的是作者想让你通过画自行产生联想,而不是直接告诉你画里信息。
就像高僧说话一样,如果太直白,就只有一个意思,而让你的大脑自己去理解信息,就会产生千千万万个哈姆雷特,是这个道理吧?
从信息入手,你看待画面的时候就不再执着于懂什么,而是体会,这样你看待审美的方式就变成了感受,而不是单一直白的理解,这样所谓缥缈的审美就和你的大脑感知记忆结合了,会让你逐步提高审美意识。
关键性因素——适合
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,就是博览群书才有对写作的判断,吃遍天下美味才能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。
所以,不要排斥任何风格,你看着K大的画才知道原来2次元也可以这么美,而不是再说“老子就是喜欢真实一点的风格”这样直白的话。
其实美术风格是一直在变化的,一味停滞不前就会产生审美疲劳,当别人已经在尝试新突破的时候你还在抱残守缺。
读完这篇小文章,虽然不能让你短时间内审美瞬间飞跃,但能让你认识到审美上的一些错误。美的大门一直为每个细心的人打开着,门打开的时候才是接纳包容的时候。最后,让我们一起感谢杨老师的今日分享。